只有被约谈过的一些重臣略略紧张,只觉朝中似风雨欲来的平静。
高坐上的皇帝朝自己的男版解语花递了个眼神,许兰期无奈走出来。
“陛下,臣有奏。”
“如今,皇嗣们已经长成,为保社稷安稳,臣提议立储君。”
一句惊雷,直接把打瞌睡的朝臣们全干醒了。
今天玩儿这么大?
而一些敏感的人,注意到说的是皇嗣,而不是皇子。
不少人偷偷观察皇帝的表情,只见皇帝沉声问:“爱卿可有提议。”
许兰期无语,老的小的,非逮着他一个人薅是吧?
他只能硬着头皮推举道:“臣认为,立储之举,不过是立嫡立长立贤。”
“中宫空虚已久,便是长和贤来论。”
“皇子中论长,应当是三皇子,但六皇子更为灵秀。”
不明所以的吃瓜朝臣:听君一席话,如听君一席话。
你好像在说废话。
陛下问你谁好,你说这个也好,那个也好。
但下面一句话却惊掉他们的下巴。
“二人皆是难全,可天坞公主,却是既长又贤。”
“年少成名,肃清朝纲,奇策百出。”
“臣以为,公主实乃不二人选。”
整个大殿都寂静了好一会儿,连外面朔朔的风声都肆意回荡进来。
随之就是滚水般的沸腾,后方更有人激动地直言:“你疯了?”
说完之后,许兰期顿回了队列里,坚决不再说一句话了。
这父女俩该有点良心,不能啥啥都让他上。
有人直接出来参许兰期:“禀陛下,中书令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,蔑视皇威,应当治罪才是!”
结果,却没几个人附和他,一道略沙哑的女声响起:“臣,司农寺少卿许欣姝附议中书令之请。”
“臣,中书侍郎童怀恩附议。”
“臣,军器监丞周欢酒附议。”
“臣,吏部司郎中贝钤附议。”
“臣,司封司员外郎郭央附议。”
“臣,弘文祭酒”
一片人先跪下。
在皇帝表露出赞同姿态后,一系重臣也纷纷跪下。
“臣,金吾卫大将军雷宁”
“臣,尚书令”
“臣,”
“”
整个朝局几乎是一边倒的情况。
贝婧初看着这一切。
这是她准备良久,精心谋划,才迎来的今天。
天时的、地利、人和,统统占尽。
压倒性地破除所有阻碍,成为众望所归的存在。
这样,她才能稳稳当当地坐上去。
如果这次不成,就是打草惊蛇,再而衰,三而竭。
皇太子
所以她等了好久,将一切的准备都做到最充分。
大多随波逐流的臣子,见肱骨之臣全都附议,便也跟着倒戈。
整个朝堂站立着的人没几个,只有一些老顽固,在那里慌乱伤心地念叨:“人心不古,人心不古啊!”
“你们不能这样乱来啊陛下!”
但是他们的自以为激烈的反抗,没办法对局势有分毫的撼动。
“朕也以为,天坞公主是不二之选。”
蒋之贤端上来一张圣旨,展开。
这下,就连反对的那些人也只能跪了下来。
【阿耶竟然早就写好了吗?】
贝婧初心绪微微复杂,眼中也有酸涩之意。
她深吸一口气,调整好心态。
响亮的宣旨声回响在大殿里:
“建储以奉宗庙,总监抚以宁邦国,既又在于至公,亦事兼于权道。以贤而立,则王季兴周;以贵而生,则明帝定汉。详储方册。岂不然乎?天坞公主婧初,才为明德,至性仁孝,淑哲惠和。好礼无倦,强学不怠。朕位此子,实允众望,可守器承祧,永固百世,以贞万国。宜立婧初为皇太子,所司备礼册命。”
贝婧初恭敬地抬起双手:“臣接旨。”
“吾皇,万岁。”
下朝。
贝婧初被围了一圈。
一群高高大大的男女老少围着一个小孩子拱手道喜。
一声声的“贺太子殿下”。
但是远远看过来,某太子的身影被淹没得根本看不到。
太子狼狈地踮脚脚,想要呼吸一下上方透过来的新鲜空气。
但失败。
救命,封太子的第一天就要憋死了吗?
她挨着一个个打发完,人走后,终于能透口气。
太子不怕应酬,但太子怕你们全跑上来应酬。
此时相熟的小伙伴才笑嘻嘻地凑上来。
贝钤说是恭喜,但总有股调侃的意味:“贺太子殿下。”
贝婧初丝毫不客气:“谢谢,光说可不行,礼金在哪儿?”
贝钤:
消息传得极快,雷念儿来找她的时候有点小委屈:“呜呜呜,听说贝钤他们都在朝会上顶你。”
“可惜我官太小了,连早朝都上不去,都帮不了你的忙。”
贝婧初刚张口,嘴就被大逆不道地捂住了。
雷念儿掷地有声:“这次别安慰了,我不需要谢谢。”
贝婧初:“”
【看来念儿内心强大了耶,都不需要我的安慰了,真是个坚强的女孩子。】